当前位置: 首页 > 资讯

5 万元“ PS ”成 5000 万,无锡一公司被顶格罚款 100 万+10 万

2023-05-31 18:54:51 来源:现代快报+


(资料图)

现代快报讯(记者 朱鲸润 通讯员 王晨曦)"Z 投资公司故意伪造投标保证金转账凭证,弄虚作假,违反诚实信用原则,妨碍案件审理,决定对 Z 投资公司罚款 100 万元,对其主要负责人罚款 10 万元。"5 月 24 日,无锡市梁溪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干警罗扬、任小杰至 Z 投资公司宣读了一份处罚决定书,对该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许某进行顶格处罚。

△法院供图

近日,梁溪法院在审理 A 公司破产重整一案过程中,发布了 A 公司第二次重整投资人招募公告,公告要求,拟对 A 公司进行重整投资的意向投资人必须在 2023 年 5 月 14 日前向 A 公司管理人交纳投标保证金 5000 万元。

为参与 A 公司的重整投标,Z 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许某向 A 公司管理人提供了一张网上银行转账电子回单图片,并附于标书参与评标。该电子回单载明转账汇款金额为 5000 万元,转账备注为保证金。然而,该笔款项却迟迟未实际到账。这是怎么回事呢?

经法院调查,Z 投资公司法定代表人许某通过其他公司向管理人汇款 5 万元,因转账时收款人户名填写错误,该 5 万元于次日被退回。而提交给管理人的 5000 万元电子回单图片正是在该 5 万元转账产生的银行电子回单的基础上修图变造而成。

△法院供图

当证据摆在面前,许某向法官承认了弄虚作假、伪造凭证的事实,并当场表示悔过。最终,Z 投资公司及许某为其自作聪明、干扰诉讼的行为交了高额 " 学费 "。

法官提醒,破产重整是一项司法程序,管理人是接受法院指定的依法履职主体,破产程序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庄重、严肃的,参与者应当诚实守信。弄虚作假的行为会严重妨碍案件的正常审理,既是对司法资源的浪费,也是对司法权威的挑战,法院将根据情节轻重对行为人或单位予以罚款、拘留;构成犯罪的,依法追究刑事责任。

(编辑 高淼)

关键词:

相关阅读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欧洲技术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沪ICP备2022005074号-23   联系邮箱: 58 55 97 3@qq.com